今天是: 首 页 关于西铭 书画新闻 书画交流 作品展区 视频展区 名家辞典
1:写意人间四月天“葡萄王”----胡西铭.
2:自然诗意思 生命韵律胡西铭国画的哲学 浅析。
3:真气淋漓——-贾平凹谈胡西铭的画。
4:胡西铭和他的葡萄画---读胡西铭的画。
5:作品集胡西铭-----------花鸟系列。
6:作品集胡西铭----------山水系列。
7:作品集胡西铭--------------艺术活动系列。
8:书画新闻----------------胡西铭。
9:书画交流--------------胡西铭
10:胡西铭的最新作品集。
11:视频链接-------胡西铭。
12:胡西铭艺术活动年表。
13得之于手 应之于手---读胡西铭的画
 
 
 
   ※:中国书画名家辞典
   ※:王有政官方网站
   ※:杨顺来官方网站
   ※:王彗官方网站
   ※:于力官方网站
   ※:谢昌智官方网站
   ※:屈有善官方网站
   ※:朱雨舟官方网站
   ※:杨光利官方网站
   ※:惠维官方网站

    胡西铭,斋号寒香阁,山西临猗县人,生于1939年12月,山西临猗县人。长期生活于陕西省西安市,国家一级美术师,西安文史馆馆员。   先生自幼喜爱丹青,师从康师尧先生,深受长安画派影响。埋头于纸香墨海己有40多个春秋,主攻山水花鸟,人物兼书法。遵循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的原则,立足传统,追求新意,溶中西绘画于一炉。在名家如林的长安画坛上独树一帜,有“胡葡萄”之誉。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并获奖,经常发表于各种报刊,并被美,英,日,新等国家和港,澳,台地区文博单位和知名人士收藏。1992年,先后应邀赴巴基斯坦,泰国,台湾举办活动,受到高度评价。历任西北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,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,中国少林书画院名誉院长,陕西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,西安碑林画会会长,陕西公路交大艺研室教授,陕西省艺术学校客座教授。其名和作品分别载入《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》,《当代中国画家辞典》,毛主席纪念堂出版大型画册《东方红》,天安门出版的珍藏书画集,《陕西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集》和香港中国国际交际出版社出版的《世界名人录》等多种大型辞书。出版有《胡西铝画集》。1996年入选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摄制,编辑出版的《中国画家一百人》VCD光盘,蜚声国内外。

站内公告: 恭祝全国网友新春快乐,牛年大吉!新年新气象!著名书画名家胡西铭2008年4月赴韩国举办书画展。2007年1月,入选当代中国美术家经典作品大系(西部名流 )陕西卷。5月赴香港举办7人画展。
得之于手 应之于手----------读胡西铭的画
  西铭先生和我比邻而居,我小他一岁,他却显得比我小好几岁。常常能在院子里碰见他。背个工作包,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笔和颜料,就像电工包里大大小小小的钳子和螺丝刀。他不胖不叟,行动敏捷,走起路来一蹿一蹿,腿是绝对的有劲。我们俩爱开玩笑,有时像小伙伴那样较劲。每问他“去哪儿”?总是很逢勃地走远了。他随和,善良,勤奋,机敏,好交朋友,从来没有见过他无所事事。他不但在长安城里东颠西跑,还隔三差五去外地采风,漂洋过海去澳门看女儿,以一管秃笔写生大地,写生世界。西铭就是这么个不服老也不显老的老头儿。
  西铭在长安城里以画葡萄著称,人称“葡萄王”,他却总是笑着否认,你且看他画葡萄,下笔果决,干净利索,汁液饱满而又晶莹剔透。不作经营而自有经营,不假思索自在其中。《春花秋实》这一幅,他利用色彩关系----绿色由淡到浓到黑的层次变化,利用笔墨关系----湿笔和枯笔的对照,圆润和拧折的对照,利用形象关系-----秋实(葡萄)、寒梅和春花的映衬,构成了浓郁的意境。他在这里看重的是在关系中呈美,在关系中写出意来。
  西铭画枯柏,以水润笔,层层积墨,渲化出蓊蓊郁郁的荫盖,显示了生命的渺远繁茂,在《厚土魂》这幅中,他以焦墨勾勒树身,其树也,或躬腰,或远望,或袖手而谈,或侧目而视,有如群老伫立干净土之上,暗传出一种生命深处的苍劲和沉吟。在这里,他看重的是以笔意传境意。以变化的笔墨,从变化的角度,写尽了两个字:魂和境------树之魂和魂之境。
  西铭画水仙(见《新芽》),又换了路子,竟然以严格的写实、精细的线描,勾勒出丛花,卵石甚至水纹,探索以工笔表现意境的新路。在这幅画里,线描之细,细到花的根髻,细到石的纹路,细到水的倒影。花虽素朴,石却斑斓,水又迷蒙,当然了,画外春意的绚丽怎么能不暗藏其中呢? 艺到精处,几乎全无不可用之材,全无不可用之象,全无不可用之色,全无不可用之笔墨,就这样信手拈来、涉笔成趣,艺术创作竟然是如此这般的神奇啊。作为画家,西铭虽没有走得意忘形的路子,却实在进入了得心应手的妙境。  
   你不能不赞叹他的娴熟,熟到出巧、熟到出彩,但西铭却没有油滑,没有轻佻,他在娴熟的绘制过程中,很少被这样那样的习见、习气、习惯所左右,也尽量不被自己的思维定势、笔墨定势、构图定势所笼罩。在完成繁忙的日常创作时,他一直在题材、画法上谋图对自我的突破。每有心得,便兴高采烈拿来和朋友共享。好几次,他创作了巨幅的欧洲纪行和长卷的红梅傲霜,迫不及待拿来让我看,像孩子那样企盼着听到真践的意见。我总是从这些探索性很强的新作中,清晰地接受到了西铭极富活力的生命创造信息和艺术创造信息。这时候,我会由不得嫉妒他为什么竟会如此永远年轻。
 
 
 
 
 
首页||关于大师||书画新闻||作品展区||联系我们||友情连接||书画论坛||访客留言
版权归中国书画名家辞典所有©违法必究 开发团队:中国书画名家辞典